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资源下载
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现在能够引起家长朋友共鸣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究竟该如何为自己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外辅导班?作为小学四年级女生的家长,我们在这几年当中也曾经历过很多次的彷徨和疑虑,走过弯路岔道甚至死胡同。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不少内容可以和其他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分享一下的。
1.什么是合适的课外辅导班?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共识。那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课外辅导班才是合适的课外辅导班?这个问题的题眼是“合适”二字。所以,千千万万,千万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追风赶场,认为广告做得好、名声很大、家喻户晓的辅导班就一定是合适的!毕竟,自己家的孩子还是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该不该上辅导班,该上什么样的辅导班,都是由孩子自身决定的。你想啊,孩子已经有了正规学校的学习,肩负了学习任务,那么上课外辅导班的目的无外乎就是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强化学习习惯、开拓学习视野和接触社会的眼界。除了这几种目的,其他的都不应当作为送孩子上辅导班的理由。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当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数学计算能力差、语文理解能力差、写作能力差等等,这其中有些问题是家长稍微注意一点儿耐心一点儿就能在家里解决的,犯不着动不动就一掷千金地送孩子上辅导班。就拿孩子作文能力差这一项而言,这就需要分析孩子到底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观察能力差?还是社会知识贫乏或者干脆就反感写作文?只有面对孩子反感写作文这一种原因,家长才需要真正地考虑借助外力也就是经验丰富的辅导班老师来矫正。其他很多层面的问题可能就是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开开眼界,或者让孩子多讲讲故事,多陪孩子读一些优秀读物就能慢慢改善的。当然,这都需要时间,家长也需要耐心才行。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如果过早过滥地上辅导班,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自卑心理,他(她)会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如别的孩子聪明,甚至会对辅导班过度依赖。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男孩儿每个周末都在各式各样的辅导班里度过,所以现在即使上了初中,遇到家长责问为何某个科目学不好,就干脆地回答:“我就是学不会嘛!你再给我报个辅导班吧!”
所以,只有当你发现孩子在学校学习中的确需要加强某些方面的训练或者孩子真的有某种天赋需要后天的培养,那时,报个辅导班才应该列入你的考虑范围。
比如我们家Lucy,她两岁多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她喜欢拿着画笔在纸上、墙上到处写写画画,而且画出来的东西还不是那么难看,于是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咨询了朋友,再试探着让她到美术辅导班上跟着感受一下氛围,直到确认她非常喜欢,愿意一坐几个钟头地认真画画,我们才下决心让她上这方面的课程。我们也感到很幸运,转眼间她已经坚持了将近八年时间,几乎是风雨无阻地没有缺过课,而且通过辅导班的推荐每年都能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孩子更加受到了鼓舞。现在,她已经把每周一次的美术班当成了学习之余难得的休息和娱乐,也许,这才算是合适的吧?
当然,我们自己在“合适”的这个概念上,也犯过想当然的错误。我们夫妻二人比较喜欢音乐,当初就想让女儿学会弹钢琴,所以在她三岁多的时候就请人给她上钢琴课。女儿开始阶段也愿意学,而且学得比较快,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怎么说都不愿意坐上琴凳。我们后来分析,学钢琴不比画画得到的反馈快。画一张画,好看不好看一会儿就知道,但钢琴需要长期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可能练很长时间都弹不成一首曲子。而孩子一般都是缺乏耐心的。所以我们慢慢地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郎朗,我们自己也没学会啊,何必一定要强迫她呢?
梳理总结:辅导班没有贵的,只有对的,家长最好理清头绪,确定辅导班真的是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益,再去下付账单的决心。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2.让孩子上哪个辅导班合适?
这个问题就应该就很现实了。因为平时总会有朋友聊天时说到,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太多课程种类也太多,实在搞不清到底该把孩子往哪个门里送。
具体而言,这就取决于家长的决心和耐心,家长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孩子自身的利益来考虑。
第一个建议:一定要好好把握试听课环节。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招揽学生,都会推出免费试听环节,就是邀请家长或者家长带孩子一起,到正在教学的课堂上感受实际气氛,通过现实的客户体验让孩子有兴趣,让家长下决心。那么作为家长,建议一定要利用好这个环节,在试听课上好好地感受,多听多看多比较。俗话说“货比三家”,辅导班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注重考试成绩的快速拔高,有的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比较青睐后一种。你是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在负责,那就不要怕麻烦,不妨多比较几家再做决定。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就拿我们为Lucy选择奥数班的经历来说吧。按照网上评论,以及我们请教朋友同事之后得出的结论,小学生最好还是在三、四年级接触一点奥数知识和训练,这样有助于开拓数学思维。但我们身边也接触到不好的案例:一个本来在学校成绩很好的男孩儿,上了奥数班之后成绩一落千丈,因为他解不开奥数的难题,进而丧失自信,连学校的数学也不愿学习了!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凡事得有个主见,适可而止,不能啥都希望孩子做到最好。于是我们就先观察女儿在学校的数学成绩,发现她的听课效率比较高,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能掌握,但对一些拓展题思考题明显缺乏思路。这就基本上明确了判断:找一个以课本知识为框架,适当予以拔高的培训机构,而不能走竞赛路线,一味死磕难题。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两个利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周末时间,旁听了郑州市大概五、六家数学培训机构的试听课。这些机构有的是知名的全国概念,有的是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家长的客户体验都几乎不错,这就需要你在课堂上找感觉了。
记得在某家全国连锁机构的课堂上,我们坐在教室后排,信手翻了翻抽屉里学生们忘带的笔记本,惊诧于他们竟然已经提前接触到了高中的数学知识;另一家机构则是侧重于鼓动孩子多参加竞赛类的考试,以赛代练,在战斗中学习战斗,联想到自己女儿自尊心很强,我们担心她受不了满纸红叉叉的噩梦;还有一家机构,我们在试听课上听他们推荐的最好的讲师授课,却遇上这位年轻的讲师当着旁听家长的面,对做不出演算的孩子冷嘲热讽,没等下课我们就退出了……
现在女儿的奥数课,上的是一家收费中档、品牌中档的培训机构。下决心的理由是:他们的课程设置完全跟学校课本接轨,他们出的习题难易适中。他们重点讲解的题目往往是学校练习册中的选做题、思考题。而且老师的讲解很详细,不厌其烦地反复说,在课堂上大量地练习,当堂解决问题回答疑问,这就恰好弥补了女儿学习的短板。
还有一点也必须考虑在内,家长必须在试听阶段好好地观察孩子的接受状况。孩子要是真的不喜欢,家长千万别因为机构名气大或者设施好之类的原因就替孩子做决定。在我们为Lucy选择英语班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家住西区,很多英语机构都以冲击外语中学推荐生为宣传重点,我们陪Lucy就曾经上过一家机构的试听课。这家机构规模不大,可能是太想招收新生,为家长营造好印象吧,那天的试听课其实就是为我们单独上的,而且老师也是一个口语水平很好的年轻姑娘。她太想表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了,整节课都是在跟没接触过英语的Lucy进行全英文对话,Lucy非常地不适应,基本上是靠猜来回答问题。这样的试听课下来,Lucy对英语几乎要产生恐惧心理了!所以我们果断pass了这家机构。而后来我们选择的这家机构,进班孩子的水平都一样,都没接触过英语,老师也很耐心地在头几节课多用普通话,我也才放下心来。
梳理总结:试听课很重要!孩子的感觉也很重要!家长重在把握孩子自身条件与课堂教育特点是否契合。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第二个建议:看老师,而不是看品牌
当然,培训机构的品牌也很重要,能做到全国连锁肯定有人家的可取之处,但,对于自家孩子而言,能接触到的,其实就是个别的老师,而不是庞大而抽象的品牌。老师是否循循善诱,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听课效率,保证了你的钞票不打水漂。
我们也曾经吃过类似的亏,走过死胡同。Lucy三岁多的时候,我们听从别人的建议,女孩子学点儿舞蹈有助于培养仪态和气质。于是我们慕名给孩子报了省里比较有知名度的少儿艺术团。
当时大厅里挤满了报名的家长,等我们报名的时候,很多有名气的老师的班都已经报满了,只剩下一个最年轻的老师。我们两个当时被那种过期不候的气氛所感染,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
等孩子跟着上了半年多,我们就逐步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老师对家长很冷淡;二是别的同期班都在排练节目了,这个班还在练基本动作;第三是最可疑的,这个班的学生在逐渐减少。我们就跟别的班家长打听,这才知道,这位老师因为待遇问题在闹情绪打算跳槽,所以就没怎么好好带学生。我们很生气,经过交涉,艺术团答应让我们的孩子跟最好的老师。但是最好的老师已经教了半年多了,我们女儿根本跟不上节奏,再加上老师心直口快比较严格,最后Lucy是一到上舞蹈课的时候都要在家大哭一场!看着她这么痛苦,我们也只能忍痛放弃了。
无独有偶,美术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女儿2岁多刚上美术班试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可能是心情不好,或者是脾气不好的年轻老师。我们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都能听到她对画得不好或者不认真的小孩子的训斥声。终于有一次,她训到了我们的小Lucy,孩子就是因为太阳画得不圆就被老师呵斥得满脸泪花!我们气愤得几乎要大闹学校了!进过交涉,培训机构爽快地道歉并很快调换了一个和蔼友善的老师来带这个班。而那个发脾气的老师也很快就离职了。如果不是坚持为孩子负责,闹这么一场,估计Lucy的美术生涯也要提前被终结了。
所以,这两次经历加深了我们对辅导班老师的理解。辅导班的老师不同于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公职身份,对于职业生涯比较看重,而辅导班和辅导班的老师则是商业行为,一切以盈利为目的,流动性就比较大。可以说是铁打的孩子流水的老师。老师的责任心、亲和力和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平时和一些同事朋友聊天时,有些人就比较在意孩子上的培训机构,好像机构名气大收费高学生多就一定很厉害,其实这种思路是不对的,那些概念性的东西用在广告里可以,但对于孩子,概念是没有用的,孩子需要具体化的东西,具体到老师的一言一行,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我们为Lucy选择奥数班、美术班和英语班的老师,就都是基于责任心、亲和力和教学水平的综合考量。再着重说说奥数班的H老师。
试听H老师的课时,我门还是有些纠结的。因为H老师性格比较随和开朗,容易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而且她教得很细致,所以她班上的孩子就特别多。班上有的孩子反应快,明白了解题思路之后就大呼小叫,课堂秩序就显得比较乱。因为Lucy的性格属于文静型,我们当时就很犹豫Lucy在这种环境里会不会受影响。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种大课堂的教学是避免不了别人干扰的,这时候考验的就是Lucy的听课效率了。所以我们果断报了H老师的班。现在看来,孩子还是很适应班上气氛的,始终保持了注意力集中。而且H老师的心的确很细致,她能够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随堂反应,对于明显没跟上节奏的学生还能及时提醒。Lucy在这里因为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得好,也能得到老师的鼓励。
梳理总结:什么样的学生配什么样的老师。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按图索骥寻找对应风格的老师。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第三个建议:跟老师平等交流,鼓励孩子跟老师交流
既然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合适的培训机构,找到了合适的老师,那么接下来就是巩固关系的阶段了。
虽然培训机构从本质上看是商业机构,但老师也是普通人,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喜欢听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肯定,乐于看到自己的教学成就。所以,我们在平时旁听课程的时候,一般都是找比较适宜的时间和老师聊几句,谈谈孩子的表现,也顺带关心一下老师本人。久而久之,老师也就很自然地对孩子多关注一些,这都是人之常情。
比如Lucy美术班曾经的P老师,Z老师和现在的L老师,我们都从普通的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慢慢升华到了朋友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Lucy也就能得到多一些的关注和培养。Lucy学画画或是参加比赛的作品,无不是得到了上述几位老师先后的悉心指导,老师对她技法上的瑕疵也就观察得很仔细。再加上孩子本身很努力,也就成为老师重点培养的对象。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前上语言班的时候,Lucy有些拘谨,因为她的年龄比班上的孩子要小一些,看到别的孩子已经能表演相声了就不免有些着急和不知所措。在我们和老师进行沟通后,年轻的X老师就开始在课堂上注意多提问孩子,在排练节目时刻意让她担当一些比较重要的角色,慢慢地,孩子的自信也就培养出来了。虽然已经不再上语言班了,但孩子讲故事的爱好还是保留了下来。而且前段时间班主任老师让孩子在主题班会上演讲,也对孩子的发挥表示了认可。其实,这其中不也包含着家长的功劳吗?
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报的英语学校就做得非常好。每次课间的时候,老师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亲自检查孩子的课文背诵,助教老师则要抓紧批改孩子的家庭作业。无论是当初KB1、KB2阶段的C老师,还是现在新概念的L校长,都是亲力亲为,直接创造了和孩子单独交流的机会。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还会主动和孩子们开开玩笑,做些小游戏,培养孩子积极发言的习惯。我们就在家里鼓励孩子多做准备,多争取课堂发言,多提出问题。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消除了,上辅导班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了。
辅导班的老师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很不容易。家长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认为自己是消费者,不满意了可以随时投诉或者换机构,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吆五喝六了。我们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一个孩子,面对辅导班老师的批评,大声地回应:“你怎么敢吵我呢?我妈妈可是付了钱的!”不光老师很无语,在场的家长也都瞬间尴尬了。可想而知,孩子的身后站着都是家长,孩子的言行就代表了家长的眼界和素质。一万个辅导班也救不了这样一个家庭!
梳理总结:你的孩子看着你,你对待老师是什么态度,孩子就是什么样的态度。而态度决定成果!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第四个建议:妥善处理好学校与辅导班的关系
之所以想到这个内容,还是因为前不久朋友提到的一件事。在外国语中学推荐生的考试中,某个六年级女生因半分之差没能入选,结果父女两人双双泪洒考场!说起这件事的朋友是那所小学的另一名家长。她说,父女当场崩溃,是因为他们在六年级几乎完全放弃了学校教育,一心只想着冲击外语推荐生名额,所以一口气报了四个英语辅导班,拼命地冲击英语考试。结果落空了。我们听了这件事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传说中的孤注一掷吧?是啊,孤注一掷!多豪气!但那是自己的孩子啊,亲生的!可不是赌博!但说实话,现在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吧?
作为家长没必要去评价教育制度、教育市场这样宏大的主题,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但家长也要了解现状才行。现在的时代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没有先例可循。我们眼睁睁看着互联网的力量推倒了一个有一个行业的隔阂和壁垒,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无法躲避这个时代的洪流。教育制度也是一样的。五十年代的教育体系和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社会碰撞,一定是一地鸡毛,一定是问题重重。作为一个小小的家长,你是没有办法改变体制的,但你有责任赋予孩子一个灵活机敏健康正常的心态!你得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改变,父母始终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把孩子当赌注筹码!不管什么样的教育体系,不管什么样的辅导班,父母和孩子相互信任相互依靠才是最重要的!
换一个视角来看,还有这么一种家长。他(她)本身就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或者老师,所以看待学校教育就有了自己的理解。也是曾经听朋友提到,有一位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自恃自己就是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站起来和班主任老师公开辩论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公开质疑班主任的某些做法。我觉得这种辩论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当前学校和辅导班并存的状态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如果真的是一方优秀一方低劣,那早就被大浪淘沙被市场解决了,还用得着在这里辩论?况且,这种不分场合的辩论又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多少好的影响呢?据说国外最著名的伊顿公学不也是对贵族子弟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吗?我认为这种放肆不讲究,不尊重人的做法的的确确值得商榷。
梳理总结:学校与辅导班是家长心中的难题。别把它想简单了,也别把它想复杂了。
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究竟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呢?
第五个建议:家长的心态很重要。
上辅导班,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家长的面子,更不是孩子到了该上的时间。不能说我送孩子去上辅导班,是因为周围的人都送孩子上辅导班。这个逻辑很可笑。等于是把孩子送上了军备竞赛的可怕道路!
自家的孩子是什么状态,家长应该最了解,无论何时都要做到这一点。这几年上辅导班的过程中,我们曾经见过好多种怎么说呢?可以定性为想法比较单一或者比较怪异的家长。
有的家长好像是图省钱,只带着孩子轮流在各个培训机构上试听课,试听几节就换一家,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迷失在多种多样的教学类型中,副作用相当明显;有的家长把上辅导班当成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单纯关系,自己这个家长好像倒成了局外人。送孩子进了班级之后扭头就走,去逛商场,有时下课都好长时间了还没顾上接孩子;有的家长人倒是在教室里,但心早就飞到爪哇国了,坐在后排睡觉、玩手机甚至打毛衣,还有的因为闲聊声音过大被忍无可忍的老师驱逐出了教室!
教育界曾经呼吁过,不能把孩子推给学校!这是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我看可以这么说,不能把孩子扔给辅导班!因为辅导班是以盈利为目的,只能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市场补充。孩子到了年龄到了一定的年级,就没必要再去上辅导班了。
辅导班是过客,但孩子可是永久性的。上多少,上什么,都有可能关系到孩子的一生,都要建立在你对孩子的理解基础上。如果你这个家长都跑到一边了,孩子会怎么想?处于幼年期少年期的孩子有多少人是可以直接过渡到自觉学习状态的?
如果你作为爸爸或者妈妈,确实因为工作忙抽不出这么多的时间来陪孩子上辅导班,那就建议你和你的另一半合理地分分工。现在我们夫妇两人就形成了妈妈带孩子上美术班、英语班,爸爸带孩子上奥数班的分工,这样两个人都可以适当地休息调整。
举个例子佐证这个做法吧。还是英语班,在KB1、KB2阶段的英语课是自由报名的,所以经常看到陪伴的家长多数是在玩手机或者出去购物,而到了新概念阶段是要考试入围的,校长班更是优中选优。旁听的家长无一不是在拿笔认真做笔记和孩子一样专心听讲。
梳理总结: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家庭氛围很重要,别让你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去战斗!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免费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326xt.net/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818.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326xt.net/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